中国MCU市场分析
2024 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估计为 78.4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26.8 亿美元,在预测期间(2024-2029 年)以 10.0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汽车行业是 MCU 的重要市场,电子控制单元 (ECU) 是汽车 MCU 的一种。由于新能源/电动汽车 (NEV) 和自动驾驶,预计全球市场将经历 MCU 需求增加。例如,据华为称,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0%以上。预计到预测期末,中国的电动汽车渗透率将增长 25%。此外,在预测期内,预计用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半导体也将出现需求增加,直接增加中国对MCU的需求。
- 此外,中国各国的半导体制造设施也加强了活动。众多跨国存储器制造商将大量投资直接投入到中国半导体制造市场。中国政府的举措,如中国制造2025,主要支持这些举措。预计这些举措将吸引更多投资进入该国,从而推动预测期内所研究的市场。
- 由于中美贸易战,中国未能实现其目标,尽管中国进行了所有尝试和融资,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其他国际半导体制造商。据消息称,到2025年,中国将仅拥有全球半导体市场的40%,低于政府70%的目标。中国未能实现在制定标准方面引领世界的目标,因为其半导体行业至少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等尖端公司两到三代,这些公司正在制造复杂的芯片。中国可能需要至少五到十年的时间才能发展技术能力。
- 然而,中国未能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芯片生态系统是由于几个供应链瓶颈,包括获得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和软件的机会有限,以及人才和专业知识的短缺。中美贸易战确实损害了中国的本土化努力。这些地缘政治问题可能会影响预测期内该国的市场增长。
中国MCU市场趋势
汽车应用预计将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 随着汽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微控制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安全气囊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解决方案等应用中。ADAS系统采用微控制器单元(MCU)、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等电子技术,在驾驶或停车时为车辆驾驶员提供帮助。
- 微控制器采用安全的人机界面构建,可提高车辆安全性,更广泛地说,可提高道路安全性。 16 位微控制器主要用于管理车辆以确保安全。
- 随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NEV)的需求增长,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据称正在通过加入一家半导体合资企业(JV)来扩大其在中国的汽车半导体业务。根据中国新闻网站IThome的报道,特斯拉与瑞士汽车半导体制造商Annex合作成立了位于中国东部山东省省会济南的合资企业。
- 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中国在 2022 年 4 月生产了 242,000 辆纯电动汽车 (BEV),其中 224,000 辆供乘客使用,18,000 辆用于商业目的。同月,中国生产了69,30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其中69,000辆供乘客使用,300辆用于商业用途。
- 上海复旦微电子(以下简称复旦微)计划为汽车行业生产微控制器(MCU)。复旦微以复旦大学为主要股东的复旦微已售出超过5亿台微控制器,推动其在工业用户的本地MCU市场中名列前茅。
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细分市场将见证显着增长
- 微控制器用于许多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空调、吸尘器、冰箱、电机控制、前面板键盘控制、模拟传感器测量和 LED/LCD。业界使用基于 8 位、16 位和 32 位微控制器的电路进行电机控制和 TRIAC/LED/LCD 驱动应用。
- 中国是主要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尤其是在棕色商品产品类别中。它拥有广泛的电子制造生态系统和供应链。例如,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22 年 5 月,中国生产了约 3700 万台成品计算机,比 2022 年 4 月的 3266 万台成品计算机有所增加。该地区强大的消费电子制造能力提供了有利可图的市场增长机会。
- 此外,消费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断增长,正在推动中国微控制器市场的需求。例如,2023 年 1 月,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宣布将其业务扩展到半导体领域,尤其是家用电器中使用的微控制器。考虑到这一点,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依赖进口MCU。然而,最近的芯片短缺问题引发了国内MCU生产商的增长,以提高供应链的弹性。
-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中国的家电市场已经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行业。仅在 2021 年前 10 个月,中国家用电器市场规模就超过 14 亿元人民币(1.955 亿美元)。此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 年 12 月中国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零售额超过 790 亿元人民币(110 亿美元)。随着中国家电市场的增长,制造家用电子产品的中国企业正成为全球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在预测期内,消费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产量的增加将推动该国 MCU 的市场增长。
中国MCU产业概况
中国微控制器 (MCU) 市场竞争激烈,因为有几家全球和本地参与者都在运营。一些主要参与者包括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NXP Semiconductor、Infineon Technologies AG、STMicroelectronics NV、Silicon Laboratories Inc.、GigaDevice Semiconductor 和 Sino Wealth Electronic Ltd.。为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两家公司专注于产品发明、合作伙伴关系和研发投资的筹款。
- 2023年3月——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与联合微电子公司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提高英飞凌汽车微控制器的产能,满足汽车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微控制器将在联华电子新加坡工厂使用其 40nm 工艺制造。
- 2023年2月 - 意法半导体扩展STM32系列高级微控制器(MCU)。STM32U5器件可提高性能,同时降低功耗,从而延长运行时间并提高能效。该STM32U5是该行业首款获得NIST嵌入式随机数熵源认证的产品。
中国MCU市场领导者
-
NXP Semiconductor
-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TMicroelectronics NV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免责声明:主要玩家排序不分先后
中国MCU市场新闻
- 2024年1月——英飞凌科技与GlobalFoundries宣布达成一项新的多年期协议,为英飞凌提供AURIX TC3x 40nm汽车微控制器、电源管理和连接解决方案。此次新增产能将支持英飞凌在2024年至2030年的业务增长。这项长期协议增强了英飞凌的半导体供应,这对于推进脱碳和数字化工作至关重要。
- 2023 年 2 月 - 为了在仪器仪表、防火和安全、环境监测和其他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实惠的解决方案,Semtech Corporation 宣布与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合作。MCU+SX126x参考设计就是以这种方式推出的。该参考设计包括硬件参考设计和基本软件参考代码设计,由 Semtech 的 LoRa Connect SX126x 系列芯片和 FM33LE0 系列复旦微电子的 MCU 器件驱动。
- 2022 年 4 月:中国半导体制造商比亚迪推出全新 BS9000AMXX 系列车载 8 位 MCU 芯片。据该公司称,BS9000AMXX系列是一款8位通用MCU,芯片采用S8051内核,中心频率高达24MHZ。
中国MCU产业细分
微控制器是一种紧凑、价格合理的微处理器,用于执行嵌入式系统的特定功能,例如显示微波信息和接收远距离信号等。
中国微控制器 (MCU) 市场按产品(4 位和 8 位、16 位、32 位)和应用(航空航天和国防、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医疗保健、数据处理和通信)细分。上述所有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和预测均以(美元)为单位提供。
按产品 | 4 和 8 位 |
16 位 | |
32 位 | |
按应用 | 航空航天和国防 |
消费电子及家用电器 | |
汽车 | |
工业的 | |
卫生保健 | |
数据处理与通信 | |
其他最终用户行业 |
中国MCU市场研究常见问题
中国MCU市场有多大?
预计 2024 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将达到 78.4 亿美元,并以 10.0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9 年将达到 126.8 亿美元。
目前中国MCU市场规模是多少?
2024年,中国MCU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8.4亿美元。
谁是中国MCU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NXP Semiconductor、Microchip Technology Inc.、Infineon Technologies AG、STMicroelectronics NV、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是在 China MCU Market 运营的主要公司。
这个中国MCU市场涵盖哪几年,2023年的市场规模是多少?
2023 年,中国 MCU 市场规模估计为 70.5 亿美元。该报告涵盖了中国MCU市场的历史市场规模: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该报告还预测了中国MCU市场规模:2024年、2025年、2026年、2027年、2028年和2029年。
我们最畅销的报告
Popular Semiconductors Reports
Popular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 Reports
中国MCU产业报告
2024年中国MCU市场份额、规模和收入增长率的统计数据,由Mordor Intelligence™ Industry Reports创建。中国MCU分析包括2024年至2029年的市场预测和历史概述。获取 此行业分析的样本作为免费报告PDF下载。